|
租赁汽车:火爆的汽车租赁市场背后暗藏隐忧
|
发布者:上海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09/8/11
浏览次数:
|
租赁汽车:火爆的汽车租赁市场背后暗藏隐忧。
来自大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汽车租赁企业141家,登记备案的租赁车辆达到2267辆。而随着旅游旺季的临近,汽车租赁市场也表现得异常火爆。昨日上午,记者以租车人的身份分别咨询了市内5家汽车租赁公司,其中两家公司称车辆已全部出租,另外三家公司的存车也不到5台,而且捷达等热租车型也没有了。一家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到节日及双休日前夕,除了本地市民租车出行外,一些在连有亲友担保的外地游客也租车游览大连。 昨日上午,众多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聚集在一起,讨论近些年遭遇的骗租案件。记者了解到,仅去年,我市就发生汽车骗租、盗抢等案件27起,44辆汽车遭遇骗租或者盗抢。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24万元。今年5月30日,位于黄河路万达华府附近的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一辆价值31万多元的克莱斯勒轿车被一名叫常亮的人租走,随后该车被以10万元的价格卖掉,犯罪嫌疑人携款潜逃。上周我市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丰田轿车遭骗租,最终该车被租车者抵押了出去。道路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汽车租赁企业遭遇骗租的事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目的,将车内设备拆卸变卖,令人很难辨认出原车。很多被骗租的汽车,都被用于抵债,还有的则被低价变卖。 除了骗租令汽车租赁行业头疼外,欠租、欠费等问题也困扰着企业经营者。一家租赁公司负责人称,今年以来,他们公司已发生了10多起欠租、逃避违章费用等事件,涉及金额8万多元。虽然大部分欠款可以通过申请法院执行或其他办法追回,但还是牵扯了公司许多精力。 暗访: 有5家公司无必要的担保手段 为何汽车租赁企业频繁遭遇骗租事件?记者在暗访中发现,一些企业缺乏对车辆的有效管理,租赁手续和抵押程序中存在不少漏洞,这都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昨日,记者问暗访的汽车租赁公司租一辆捷达轿车需要哪些手续,5家公司中有4家表示,只要交纳押金,提供户口本或者身份证就可以把车开走了。“不需要交纳驾驶证,或者查验一下指纹什么的吗?”记者询问。对此公司负责人表示,不需要“那么麻烦”。另外一家公司则表示要让记者提供驾照和学车的驾校名称,表示要进行查询。此外如果租车人不是本地户口,需要找一名本地户口的担保人。 在这5家公司,记者注意到办理租赁手续的顾客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但接待人员却并不核实身份证或者户口本的真实性。这就为伪造证件骗租车辆提供了可钻的空子。一家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手续过于烦琐,客户等不及就会找其他公司租车。 在汽车租赁过程中,记者暗访的5家公司都缺乏必要的担保手段,即使在汽车租赁合同中,也没有明确的担保条款。记者租赁一辆捷达轿车需要交纳的押金从5000元到3000元不等,还不到一辆捷达轿车车价的十分之一。 一些租赁公司经营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汽车租赁行业竞争激烈,各家纷纷降低租车的抵押门槛,不少汽车租赁公司简化了租赁手续,甚至主动放弃了随时回访的权利。“对出租的汽车进行必要跟踪,了解车辆使用用途,其实是防止骗租的必要手段,但是我们怕回访频繁,让顾客感觉不舒服,影响生意。”黄河路附近一家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此外,由于租赁公司之间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沟通,这也造成了犯罪分子在一家骗租得逞后,可以一家一家逐个骗过去,并屡屡得逞。直到案件告破,才发现诈骗者竟然是同一伙人。 探讨: 高科技手段并非万能 目前为了防止连环骗租事件发生,各家汽车租赁公司已经彼此加强了联系。而道路运输协会也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推广预警信息系统,并对租赁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的确,高科技手段在追回被骗车辆、预防骗租事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高科技手段并不能完全杜绝骗租事件。一些经营者表示,骗租者一般会把汽车立即转手卖掉,即使租赁公司通过GPS发现异常并找到汽车,想把车收回,也要面临非常麻烦的“官司”。目前汽车租赁行业主要针对个人服务,而我国的国民信用消费尚未形成气候,信用体系、追究体系还不完善,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对此道路运输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汽车租赁公司应首先把好客人的审查关,严格租赁程序,详细核查客人的身份证件,完善回访制度。同时本着维护汽车租赁市场秩序的宗旨,警方应进一步加大对骗租案件的打击力度。同时,租赁公司应加强和保险公司的协商,扩大保险服务范围,为汽车租赁业加一道“保险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