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挤压下的客运企业创新服务模式
|
发布者:上海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10/12/9
浏览次数:
|
高铁挤压下的客运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李长祈说,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曾经让公路客运经历黄金十年,一直呈现“压倒性”增长。然而最近几年,随着铁路从提速到动车组再到高铁,高速公路客运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从盈利到亏损到停运的颠覆性变化。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2008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有40%的里程与铁路干线走向平行,公路、铁路客运竞争态势愈加明显。 发挥比较优势,从竞争走向竞合。“击垮高速公路客运的不是新兴的高铁客运,而是其固守的服务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春苗说,高铁时代的到来,终结了高速公路一直以来的客运市场绝对优势,但在中国足够大的流动人口社会环境中,仍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零距离客运部介绍,目前高速公路客运以承包经营为主,缺乏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只能停留在以降低成本和服务质量的低层次竞争中。高速铁路日渐注重品牌树立,而高速公路客运缺乏一个全国知名的服务品牌,甚至连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也没有。 方便和经济依然是高速公路客运的两大优势,尽管高速公路客运在高铁时代受到颠覆性冲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生存之路,高速公路客运应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提供“门对门”服务,避开与铁路并行的线路,触角延伸到中小城市、开发区、产业园等,与铁路形成互补。 打破单一客运格局,创新服务模式:“东方不亮西方亮,关键是要有好的服务模式。”零距离组建了可供移动现场办公、会议、调度等服务的豪华商务旅游车队。同时,利用从班线调整下来的车辆,大力发展单位包车业务,与上海市区几百家单位签订长期服务合同,预计今年旅游专线及包车业务收入将上千万元。 介入“大事件”专项服务也是公路客运的一个发展方向。例如世博直通车、全运会用车、亚运会用车等专项服务,以及企事业单位、学校班车业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