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权益难以保障,而且遇到受伤、被骗,维权、索赔难度更大
“带五菱之光车求职”、“本人有新款旗云轿车一辆,性格随和、诚实可靠、时间观念极强,想带车求职”……眼下,这样的求职广告在太原各大招聘网站上随处可见,而且需要带车求职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那么,带车求职这种就业方式存在哪些问题?招聘求职双方各自的权益如何保护?7月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带车求职火爆太原
“现在工作不好找,带车求职也算是增加点砝码。”刘女士今年39岁,老家在临汾,199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待在太原。由于工作不稳定,这些年换了好几份工作。“想求职市场助理、物流主管或行政助理之类的工作,月工资要求在2500元左右。这类工作,有车会比较方便,而且机会可能会更大些。”刘女士说。经了解,带车求职者的工资要求一般在2000-4000元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求职者所带车型从奥迪等高级轿车到各种货运车辆均有,服务范围也十分广泛,不仅能提供市内运输、送客,有的还提供长途用车。
招聘带车求职人员的单位,多是一些快递公司或货运公司。据刘女士讲,带车求职比较受起步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欢迎。太原市一家装饰设计公司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有一项就是“带车求职者优先考虑”。“公司如果包车,每个月费用在6000元以上,雇个带车求职者相对比较划算。”
那么,省城的带车求职者一族到底有多少?记者在百度里搜索后,找到了相关网页约147000篇,其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带车求职风险不小
既然是带车求职,那么所带的车到底属于私家车还是营运车辆?7月1日,记者拨通了一名带车求职者的电话。求职者称,他住在万柏林区下元附近,对太原的路况很熟悉。“我只租用一星期,想在市内接送朋友。”记者说。“当然可以!”对方称自己的车刚买一年多,车况很好,他本人有5年的驾龄。“你有营运证吗?”记者问。“我们开的是私家车。”求职者称。“用车时间短,能不能不签劳动合同?”“可以,我们这行原本就是短期就业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带车求职的车基本上都是私家车,而不签劳动合同似乎也已成为带车求职的潜规则。
山西中略律师事务所律师安俊红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带车求职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很难被认定为劳动者,基本权益自然难以保障。如果在劳动过程中碰到受伤、被骗等事件,会增加维权、索赔的难度。
另外,求职者维权难的同时,乘客的安全也是问题。太原市客运办工作人员表示,带车求职本质上来说是汽车租赁。正规的租赁公司,每辆车都会上乘客意外伤害保险,而这些私家车没有营运资格,自然就无法上保险,万一发生意外,乘客的利益也难以保证。
有助就业但需规范
“可以解决私家车主的就业问题,而且也能给需要车辆和司机的单位提供便利。”太原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如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带车求职成为一个新兴的就业方式,对有车辆、无职业的人群来说很有帮助。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李小伟则认为,这虽然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然而必要的规范体系不可或缺,相关部门应该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其纳入规范管理的体系中。“报酬、工作时间、期限、出现问题责任如何分担……”针对目前带车求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李小伟建议,求职者和雇用者都要有风险意识,尽量通过协议等方式,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是越详尽越好,以避免双方在日后的维权上出现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