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 / English / 日语版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企业客户 / 联系我们 / 订阅

租车

      公司介绍     租车价格     选择车型     租车须知     会议租车     在线咨询

最新动态

上海零距离 > 最新动态

车型/政策/事件/人事 全面盘点半年车市
发布者:上海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10/7/1 浏览次数:

零距离汽车租赁网:车型/政策/事件/人事 全面盘点半年车市
根据中汽研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5月我国汽车总销量119.47万辆,环比降13.95%,同比增29.74%;2010年5月汽车产量131.27万辆,环比降14.36%,同比增22.56%。1-5月份,汽车累计产销量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累计产销分别为717.80万辆和605.33万辆,较去年同期累计分别增长52.18%和34.07%。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车市有可能出现二季度汽车产销总体水平低于一季度的状况,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汽车行业下半年的产销压力,特别是销售压力。事实上,虽然6月份数据还未出炉,但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整体放缓已基本成为定局。下半年车市发展趋势如何,是延续上半年颓势继续下行通道,还是绝地反攻重现去年超越美国的辉煌,诸多市场因素的交织影响使得下半年市场发展形势极为微妙。

  虽然今年前四个月销量已经超过去年上半年,但2010年的中国车市呈现出明显的“高开低走”局面,在5月车市交出差强人意的成绩单之后,中国车市在今年第一次出现连续三个月大幅下滑的局面,如果不计因春节影响的2月份,中国车市在2010年开年以来则是连续下滑。对于上半年车市的表现,业内出现不少“拐点论”,但目前中国车市只是环比出现下降,同比仍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上,这说明中国车市在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出现了剧烈的调整,而不是出现了拐点。这种调整,有多方面因素促成,包括政策面、厂家的产能调整、消费者的心态等等,另外也与去年中国车市超高速增长有一定关系。

  其实,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确实有一定落差,如果与全球其他市场比较,中国仍是“最具消费力和增长潜力”的市场,但与自己相比,可以说是围绕着“调整”二字,这也是一种温和而切合实际的说法。在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之后,这种调整过程或许是必经之路,也是中国车市迈向成熟和理性的表现。本期,我们就针对车型、政策、事件、人事四个方面,对上半年车市作一次全面回顾。
政策篇

  今年上半年车市最大的变化就是政策对汽车市场的促进与去年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去年以购置税减半为代表的政策是以拉内需、促消费为主,今年购置税回升、汽车下乡延期、以旧换新优惠幅度加大等政策出台。另外,新能源补贴政策也是上半年呼声最高的政策,但目前,更多的是代表一个趋势和方向,由于具体补贴的细则没有出台,对车市的促动还没有开始体现。

  购置税回升

  汽车下乡延期提高以旧换新补贴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但同时将降低减税幅度。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优惠税率将由原来的5%提高到7.5%。

  点评:车辆购置税税率的上调,对小排量车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并不大。表面上购置税优惠幅度“缩水”了一半,但与原来税率为10%的购置税征收标准相比,对于小排量车来说仍有一定的优惠,况且考虑到今年政策调整对销量可能造成的影响,部分商家已调整营销策略为多出的购置税“买单”,如有的经销商打出广告推行补贴购置税政策,购车成本或许明增暗减,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不见得会增长多少。

  汽车下乡延期

  1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今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

  点评:这个补贴是在购买车以后,直接拿着自己的户口簿、身份证、购车发票、合格证以及汽车下乡的标志,就可以去当地财政部门领取,这对农民来说非常实惠。得益于“汽车下乡”以及各项优惠减免政策,国内微车在2009年同比暴涨74%,轻卡市场也受益匪浅,同比增长29%,与往年相比出现了狂放式增长。

  提高以旧换新补贴

  1月份,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允许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同时享受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允许符合条件的车主同时享受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按7.5%征收的政策。将提前报废老旧汽车、“黄标车”并换购新车的补贴标准调整到5000-18000元。

  点评:去年6月,为扩大消费和促进节能减排,国家便出台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但由于补贴标准偏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此次是国家第二次针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大幅调整。调整之后的补贴金额与最初政策相比,增加了三倍以上。不过扩大后的补贴额度与二手车交易价格相比仍显吸引力不足,另外,手续相对繁琐等瓶颈制约了“以旧换新”实际刺激效果的发挥。五大总成中部分可再利用的零部件价值无法体现,也影响了报废车价格,打击了车主以旧换新的热情。

  广州黄标车限行

  从去年1月1日起,广州开始分三步走启动了对黄标车的限行措施,限行范围从最初的内环路和中山路等2条路,东风路、解放路、天河路、广州大道等全市7条主干道,到今年6月1日起,全面扩大到整个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2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从今年6月1日开始,广州进入黄标车限行第三阶段,黄标车限行范围从现有限行区域进一步扩大,环城高速以内大部将禁行黄标车。

  点评:黄标车限行,除了对大众环境有改善作用外,对市区交通通畅也有好处。据统计,第三阶段黄标车限行以来(5月31日-6月6日),市公安交警部门接到交通类警情比前一周下降7.3%;其中交通堵塞与前一周相比下降5%。
车船税体系调整渐露眉目
  5月1日,车船税调整征求意见稿曝光,在调整之前,车船税采用“一刀切”的征收办法,例如涉及乘用车部分的车船税只分为两档,1.1升的夏利和大排量的奔驰、宝马都是交税约480元/年。酝酿调整的车船税将把乘用车分成7个梯度征收。

  点评:这份草案按照不同排量阶梯式征税,表面上体现出鼓励节能减排导向。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根据排量来征收的税收,已经体现了鼓励小排量、抑制大排量的初衷。如消费税、购置税和燃油税。再在车船税上进行调整,没有任何必要。如果车船税按此方案实施,在1.6L-2.0L这一区间,按照草案的征收上限,缴税额将是目前的一倍。对于大排量轿车的消费者,则需承担近万元的车船税。这也意味着,无论是豪华车还是经济车,只要排量相同,将征收相同车船税。

  购节能汽车补贴细则出台

  2010年5月26日,一份由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名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率先出现在发改委网站上。在这份《细则》中,中央财政将对购买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的消费者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在加上购置税7.5%的优惠税率,消费者购买十万元以下车型实际享受到的优惠已经超过了去年购置税5%的优惠。

  点评:从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最新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相应按照国家部委文件的技术指标要求,符合节能补贴标准的车款数达到153款,但其中有很多业内、包括车主认同节油性能比较不错的车型,如POLO、飞度等,并未列入其中,不禁让人质疑当前衡量节能标准存在瑕疵。即同样的排量车型,有客观纵容增加车重以获得补贴的倾向。如果在节能标准上不能服众,节能汽车补贴就失去其立足之本,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新能源汽车补贴通知出台

  为加快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着力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5月3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点评:此次新政的最大亮点并不在补贴的力度,而是补贴的主体,即是未来的消费主体———私人。但补贴资金是发给厂家,这就出现一种顾虑:如何保证厂家拿到补贴后,制造出价格较低的新能源汽车?很显然,新能源汽车私人补贴政策,名义上是针对消费者补贴,但厂商却是补贴资金的直接承受人,这种补贴优惠是在销售过程中才有可能得以体现,但车价是由厂家订,如果不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很难避免车企故意抬高定价,损害消费者利益,这在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惠民工程中司空见惯。

  亚运期间单双号限行规定

  5月18日,广州市环保局通报,为保证亚运期间广州的空气质量全面达标,11月1日起除亚运保证车辆、城市正常生产生活保证车辆外,广州市机动车和进入广州市道路行驶的外地机动车将全天实行单、双号限行。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将联手于今年10月12日至12月22日组织实施机动车限行。亚运开幕前一个月,10月12日起全天禁止本市和外地籍未持有绿色环保标志车辆(即黄标车)上路行驶;11月1日起,除亚运保障车辆、城市正常生产、生活保障车辆外,广州市籍机动车和进入广州市道路行驶的外地籍机动车全天实行单、双号限行。

  点评:这次广州决定实行单双号限行,从改善亚运期间空气质量、交通状况出发,是没有太多争议的,但限行的覆盖区域却有商榷之处,广州的公共交通还远没达到可以覆盖限行需要的能力,私车限行,但是在市郊很多地方又没有足够的公共交通,市民出行这些区域会有很大麻烦,届时会否给广州公共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另外,在出台的亚运单双号限行规定中,3万多辆公务车是按照限行阶段分别以30%和50%的比例来限行的。如果不按单双号而是按比例限行,有关部门如何监管公务车违规出行问题?
事件篇——上半年中国汽车界六大事件

  吉利收购沃尔沃

  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

  自今年开始,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迅猛增长的势头很明显。来自该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取得了销量增长108%的卓越业绩,再次领涨豪华车市。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自信满满地预计:两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

  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表态说:“我个人感觉,吉利最终和相关企业达成协议收购沃尔沃轿车,体现了中国企业家,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正在不断地努力提升国际化经营的水平,更加具有国际视野这样一个特色。”

  据媒体报道,吉利集团负责沃尔沃业务的团队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15年,沃尔沃在中国的年销量要实现15万辆。吉利将通过拓宽产品线以增加沃尔沃轿车销量。今年3季度,将引进沃尔沃SUV车型XC60进行本土化生产,2011年2季度,另外一款轿车S60将在中国生产。

  点评:吉利如何带着沃尔沃走向未来,成为整个业界最悬疑的一个问题。可以说,吉利面临的挑战相当艰巨,不仅要使沃尔沃重新振兴,还要力争成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豪华车品牌之一。同时也不能拖垮自己很年轻的自主品牌。

  大众南拓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东项目签约仪式6月在广东佛山南海举行,该项目将是一汽大众继长春和成都之后的第三大整车生产基地,也是大众汽车在华10家工厂中惟一位于华南地区的。南海工厂初期投资5亿欧元,11月启动建设,2013年底建成,产能15万辆,二期扩产后将达30万辆的目标产能。

  大众对中国南方市场图谋已久,2009年广州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高调宣布“南方战略”,按照战略规划,到2018年,大众将把南方市场的年销量从2008年的15万辆提升至50万辆,市场占有率从12%提升至全国平均水平,之后,大众在华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助其“南方战略”的实现。

  不过尽管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顺风顺水,但大众却对2010年中国车市的发展持谨慎态度,范安德表示:2010年中国车市可能继续增长15%-20%左右,但“我自己有一点担忧的就是,2010年下半年和2009年下半年比起来,销量增长肯定会放缓”。下半年将可能是中国车市的一个调整期。

  点评:南方市场德日之战正式打响第一炮。大众在华南建设的工厂,是其在中国的第10个工厂,充分证明大众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和更高的期待。那么大众最期待的其实是什么呢?有人说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辐射东南亚市场。是否如此呢?走着看看。

  丰田召回

  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门”波及中国。丰田宣布从2月28日开始在华召回天津工厂生产的城市多功能车RAV4,总数为75552辆,均为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期间生产。丰田中国透露,经查,卡罗拉、凯美瑞和汉兰达等其他三个车型均无须召回。

  天津一汽丰田在提交给质检总局的召回报告中披露,此次召回的原因与美国情况相同,车辆由于油门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使用油门踏板时有阻滞,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极端情况下,油门踏板松开时会发生卡滞,车辆不能及时减速,影响行车安全。

  在经历了沸沸扬扬的召回事件影响后,丰田汽车正在迅速做出全面调整。丰田强调不会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如果要排序的话,丰田在中国市场的追求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数量第三。在丰田看来,销量、市场占有率已不再是痴于追求的数字,一切努力向创业时的原点回归———做最好的产品,重塑品牌。

  点评:丰田已设定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中国也包含在内,加强质量管理、健全技术调查机制;建立“顾客第一”的培训中心。这一切都表明丰田正努力回归顾客第一的原点。丰田的教训应该也是所有汽车企业的教训,尤其值得超常规发展的中国自主品牌借鉴。道理很简单,谁能少走弯路,谁就能活得更好。
北京车展

  4月23日,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拉开序幕。

  2010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历时10天。车展参观人数累计达78.56万人次,创下中国历次车展之最。组委会称从此届车展的火热可以看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已转移到中国,中国已经迎来汽车时代。

  本届北京车展首次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两个展览场地同时举行,共使用19个室内展馆,加上在新国展的部分室外展场,展出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为北京车展历届以来的最大规模。除了参观人数,本届车展实现了展示车型990台,首发车89台,发布新能源车95台。另外,在展览面积、全球高管参与程度、媒体报道等方面也有所突破。

  点评:有人说随着全球车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关注不断加强,下届车展中国将以汽车强国的姿态亮相。社会同样关注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助推力还是在合资品牌上,中国车展仍然是欧美日企业的天下。中国的车展要真正影响世界,前提还是中国的自主汽车真的能影响世界。

  车市转淡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看,2010年5月份中国汽车产量共完成131.27万辆,环比降低14.36%;销量共完成119.47万辆,环比降低13.95%。其中,乘用车产销95.07万辆和88.58万辆,环比分别降低12.92%与10.85%。

  此前传说的种种5月车市销售不利的情况被数据证实。中国车市经历2009年的疯狂后,终于在2010年中期表现出了冷淡。有车商表示,根据目前市场情况以及潜在消费能力的预估,6月汽车销量会差于5月。

  车市库存的增加,让一些经销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2010年的车市开始持谨慎态度。“6月份应该算是传统销售淡季的开始,现在还能消化以前的订单,如果7、8月份车市行情越来越差的话,那要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就没那么顺利了。”

  点评:中国车市将会继续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增长的速度时快时慢,需求的变动也有起有落。这都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有赚也会有亏。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精明,各大经销商在激烈竞争下,如果还是拼销量,拼价格,那么何日能树立自己的服务品牌呢?各大企业如果只顾着把车卖出去,那么日后的召回会不会很频繁呢?一系列问题应当引起业界和厂商的高度重视。

  灭顶之灾

  暴雨时节,广东的车主们受损严重,在车库遭遇洪水的灭顶之灾后,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保险、理赔、维修、拯救、物业服务、二手车市场纷纷成了广大用车群体关注的环节。

  “5·7”特大暴雨导致广州城1.3万辆汽车被淹。价值20多万元的大众迈腾,开了不到一年,被水浸后就只能以12万元的价格卖给二手市场……广州中海康城三期的两层地下停车场内被泡几天的近400辆车被拖出,车损惨重,其中不乏名车,许多车主现场半价就将车卖给二手车市场。

  广东保监局于5月19日组织驻粤各省级保险机构召开“加快水灾保险理赔服务进度专题会议”,广东保监局局长对加快理赔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政府要求,对于属于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该赔的必须及时赔付到位,不允许出现惜赔、拖赔和拒赔。对于可赔可不赔的,目前保险机构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通融赔付。对于保险合同中明确不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机构依法应当不承担理赔义务。

  点评:赔了和修了之后,最后汽车还要不要成了车主们的难题。有汽修厂负责人称,预计广州被淹的汽车中有六七成将流向二手车市场。这些二手车上路后必将导致交通事故增加,生命和财产损失又将导致新一轮的恶性循环,政府在这里面是否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呢?
2010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车不少,有欧美、日韩的,也有自主品牌的,有些车表现不错,在市场中火得要命,有些车则表现平平,几欲出局。

  加价最多———奥迪Q5

  市场表现: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一些4S店国产奥迪Q5已有现车,但也仅限于展车,并不销售,因预订情况火爆,按照去年店内接受的订单排号,店内展车都已名车有主。现在订车,订金5万元,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提车时间要等5-10个月。部分经销商出现加价现象,加价5万至7万元。

  点评:一款国产的豪华车加价7万元,并且要等差不多明年这个时候才能提车,也真够神奇的。这款车之所以这么抢手,关键原因在于,在中国的车市上,你很难再找出能与其媲美的合适竞争对手。

  加价时间最长———CR-V

  市场表现:2009年1-12月,SUV累计销售65.88万辆,同比增长47.15%,增速超过上年21.87个百分点。其中,东风本田CR-V实现了单一车型销量突破了10万辆的佳绩。截至到2010年5月份,SUV的经典车型CR-V的总销量已达到30万辆,依然是全国第一。目前,该车尽管多数车型基本有现货,但是在畅销车型上依然需要加点精品方能提现车。

  点评:直到现在,可能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CR-V如此好卖。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内饰,还是在动力上,你都无法直接找到CR-V的明显缺点。别的车尽管都在跟CR-V对阵竞争,但是一下子就能让消费者抓到缺点或者不足,因而也就立刻败在CR-V脚下。

  降价最快———2010款悦动

  市场表现:据了解,目前悦动有现车,但颜色并不全,如需预订的话根据颜色的不同提车周期在半个月到1个月左右,订金为5000元-1万元。至于优惠方面,2010款1.6 GL MT现金让利1000元,其他版本均现金让利4000元,算是比较合理的优惠幅度。

  点评:之所以说其降价最快,是因为2010款悦动一上市即有4000元的让利,让人有点意外,当然这款车还是比较经典的,与老款伊兰特悦动相比,2010款悦动最大的改变就是其换装了1.6LGAMA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就是目前起亚福瑞迪所搭载的那款发动机,相比之前老款车型的发动机其动力性能更为突出。也许,北京现代经销商在新车上市之初就降价是为了尽快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延续走量前几名的经典销量。

  最受期待———上海大众途观

  市场表现:据上海大众4S店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途观的预订人数还是十分可观的,但是现在排队的时间依然很长,具体的提车时间基本要等数月以上,不过现在订车的话需要交2万元左右的订金。

  点评:作为上海大众的首款SUV车型,途观在广州车展上一亮相即广受追捧,它显然是目前国内主流SUV市场最有力的挑战者。人们之所以比较期待这款车,主要原因是它凝聚着大众积累上百年的制造技术,以及相对和谐大气的外观。

  自主品牌首款加价车———上汽荣威350

  市场表现:自今年3月份在南京浦口工厂下线后,荣威350的人气急速蹿升,据荣威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款车在各经销商处的预订数量已经过万辆。现在下订,多数车型基本要等3-4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提到车,如果想要及时提车,就要加价3000元或者购买等值的精品。

  点评:上汽荣威这款车型的加价创造了自主品牌加价的先河。这款车主打的是数字牌,也就是将汽车做成了一个手机的终端,主要是吸引年轻人,仅凭一个概念就将市场做得如此有声有色,实在难得。
首款低碳电动车———比亚迪F3DM低碳版

  市场表现:这款车上市之初,基本在深圳还是相对好销,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一般,主要是基于配套原因。目前,从比亚迪汽车深圳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比亚迪F3DM低碳版提车加价5万元的政策已经取消,购车可获赠千元的精品礼包。但车源依旧比较紧张,预订周期在1-2个月。

  点评:之所以没将比亚迪列在自主品牌加价行列,是因为该车在深圳的加价基本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在其他地方并未大量销售,而且在深圳加价有门前卖瓜之嫌。但不管怎么说,它可是中国市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电动车。

  最具销量潜力车型———新赛欧

  市场状况:这款车在市场中的多数4S店是没有优惠的,但是在有些地方的二级市场让利幅度居然达5000多元。

  点评:9年前,赛欧以10万元家轿的概念成功建立它的市场地位,当时其销量在同级车市场中是合资品牌中最大的,同时也超过不少自主品牌。今年新赛欧全新归来,同样也是以低价打市场,因为赛欧的经济型家轿早已深入人心,品牌再加上如今的价格优势,将来的销售前景不错,厂家规划起步年产销是10万辆,相信其市场销量会超过这个数字。

  最具前卫意识———现代ix35

  市场状况:刚开始卖这款车还需要加点保险,显示这款车在市场中的销量表现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外观打动了消费者。北京现代ix35店内现车相对较为充足,除2.4 GLS领航版没有现车以外其他配置车型均有现车,颜色以银色和红色为主,消费者看好就可以付钱提现车。目前,北京现代ix35不再加1万元保险,直接交付车款即可。

  点评:多数SUV包括一些日系SUV在内,在外观设计上都没有太前卫的突破,一些自主品牌的SUV要么还是老土的外观设计,要么就是过于前卫而非常不对称不实用,现代ix35则在前卫和实用时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这也是市场中消费者为什么追捧的根本原因。

  最具想象力———海马王子

  市场状况:近日,记者从广州的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了解到,海马王子已经到店,现已接受预定,订单每月可达上百台,定金为5000元。

  点评:之所以称其为最具想象力,是因为海马汽车还有一款车叫比丘特的搭档车型,作为小巧别致的小车,海马汽车将爱情作为主题来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确实具备相当的想象力。

  最吸引眼球的两厢车———别克英朗

  市场状况:因为上市之初产能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这款车的销售,但现在供货正常,销售也回到正轨渠道上来了,目前店内定金为5000-10000元。同时提车周期大约为3周,同时没有任何优惠。

  点评:两厢别克英朗最早在广州车展上展出时就已经引起多数消费者的关注,它的优点是内部空间大,安全性高。
人事篇

  中国年的年尾必定是忙碌的,迎来送往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而2010年上半年车企高管更替来得却更加密集。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长安、东风等汽车集团不约而同进行了大面积人事调整,新高管、新思路将在2010年度得到体现。

  长安汽车高层执掌哈飞、昌河

  东风十年来最大人事调整大众范安德传奇谢幕

  今年1月5日和6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先后调整了旗下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的高管,原长安汽车副总经理吴雪松出任哈飞汽车董事长,原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执行副总裁邹文超出任昌河汽车董事长。这两家公司的总会计师等关键岗位也由长安汽车派出的高层担任。

  点评:此番人事调整意味着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拉开了整合哈飞和昌河的序幕,新的董事长将全面贯彻长安汽车集团的战略。长安汽车集团对哈飞和昌河汽车董事长的任命各有不同用意。吴雪松出任哈飞汽车董事长是因为他对于国际业务和海外市场很熟悉,而出口也是哈飞汽车的强项。至于邹文超出任昌河汽车董事长,则是由于他在担任长安福特马自达执行副总裁的8年时间里累积了丰富的合资公司运营经验,由于他同时还担任长安汽车集团的副总裁,所以他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经验促进昌河铃木和长安铃木的业务整合。

  东风十年来最大人事调整

  2010年,东风汽车公司迎来了十年里的最大一次人事调整。其中,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童东城不再兼任东风商用车总经理职务,由东风商用车党委书记黄刚担任总经理;东风商用车原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京桥担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东风党委常委朱福寿不再兼任东风股份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东风股份原副总经理卢锋升任总经理;东风本田原党委书记、执行副总经理、东风本田项目协调小组副组长刘裕和因为年满60岁退休而去职,来自东风日产的陈斌波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东风汽车副总经理蔡玮兼任东风本田党委书记和项目协调小组副组长。

  点评:除李绍烛和刘卫东之外,东风公司其他副总经理都不再分管具体业务,标志着东风从1992年开始推行的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体系会发生重大转变。早在2004年,东风汽车就被中央点名成为试点组建央企董事会,践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纪委书记和总经理职位要分设,以减少决策风险”的思路。来自东风日产的陈斌波此次担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标志着东风日产模式与经验开始在东风内部普及。据悉,此次东风集团人事调整的思路就是“不同业务板块的人员加强交流”,把先进合资公司的经验融入到自主品牌和其他公司,实现公司综合管理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大众范安德传奇谢幕

  日前,大众汽车宣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高层调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将于今年9月调任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目前担任大众汽车集团电动车业务负责人的倪凯铭将接任其职务。虽是早已规划好的人事调动,但对大众在华业务而言,从充满了扭转传奇的“范安德时代”向“倪氏政权”的过渡,意味着更高一级的新战略布局已经启动。

  点评:在主掌中国业务后,倪凯铭将成为大众在华战略的承上启下者。上承范安德在华未竟之规划,下启大众2018年的伟大目标。按照文恩德的梦想,大众汽车集团要在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同时,也成为电动车领域的市场领导者。而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国将成为实现这一梦想的最关键领域。

  葛原徹卸任广汽丰田总经理

  6月1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人事调整,原总经理葛原徹因任职期满卸任,由小椋邦彦接任总经理一职。据悉,本次人事变动属于广汽丰田定期岗位调动制度的一部分。

  葛原徹先生于2004年被任命为广汽丰田第一任总经理。此前曾先后担任过丰田(日本)元町工厂及高冈工厂的工务部长,在生产、制造等方面拥有30多年的管理经验。在他的努力下,广汽丰田的生产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短短6年内跃升至丰田全球先进行列,广汽丰田亦成为“丰田21世纪海外模范工厂”。

  点评:葛原徹积极推动人才培养现代化政策,通过设立技能训练场等举措,使员工全面掌握世界领先技术,奠定了广汽丰田高速发展的基础。而广汽丰田新一任总经理小椋邦彦在1989年-2010年期间先后于日本、欧洲、北美等地任职,拥有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领域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提高广汽丰田的全球化水平,同时对推动广汽丰田的本地化进程也有积极作用。业界对于小椋邦彦的就任普遍寄予较高期望,认为在丰田加快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之际,其将和中方合作伙伴一起带领广汽丰田在新起点上,再攀高峰。

  原福特中国副总裁加盟吉利

  日前,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原担任福特汽车总公司全球传播经理和福特中国副总裁的许国祯加入吉利团队,负责企业全球传播和品牌宣传工作。“之所以加入吉利是因为吉利要发展成为全球成功的汽车企业,在这个框架下,吉利需要很多有国际观、有经验的人才。”许国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将负责吉利企业全球传播和品牌宣传工作,至于更为具体的工作内容,现在还在讨论中。

  点评:此前李书福为能够顺利收购沃尔沃,通过四处挖角,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经验的高管团队。这支队伍包括:原菲亚特集团中国区董事和副总裁、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CEO沈晖;原华泰汽车总裁童志远;原英国BP集团的财务与内控高级顾问张芃等。由此可以看出,李书福要将吉利打造成一个国际知名车企的决心。

班车租赁 Train lease
涉外包车 Foreign-chartered
旅游租车 Travel chartered bus
空车租赁 Empty rental
企业租车 Enterprise Car Rental
机场接送 Airport Shuttle
汽车租赁 Rental car
长途往返 Long-distance round-trip
会议租车 Conference Car
司机租赁 Drivers lease
商务租车 Car Rental Business
上海包车 Chartered Shanghai
Copyright 2003-2015 © 上海零距离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宝路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租车咨询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租车咨询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租车咨询3
联 系 人:庞先生(18964600448)、李先生(18918139975)、高小姐(18918138389)、范小姐 *企业长期租车专线:朱小姐(13166326066) 许先生(13023271127)
电话:021-51085778 51699975 56147136 56147266(平时9:00-17:30) 021-51699975(24小时值班电话) 传 真:021-56147957
地址: 浦西租车分部:1、上海市邯郸路98号甲11层(无锡大厦) 2、上海市汶水东路121号702~708座 3、上海市凇南路459号217座 4、上海市水电路638号410A、411室 5、上海市宁国南路85号(杨浦大桥下大型专用停车场)浦东租车分部:浦东新区峨山路613号B区(陆家嘴金融商圈近东方路)